中国建立的遥感环境地灾信息系统
自70年代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在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应用系统、GIS等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
建立了国家级资源环境宏观信息服务体系
该服务体系包括以中国1:25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二个部级服务系统,三个省级示范系统及五个县级服务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4D”(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库 DOQ,数字专题地图库DRG和数字专题信息DTI)技术系统以及全国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系统。
以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为核心的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包括30多种主要资源环境要素,且具有统计的数据标准、参数、数据格式与数据精度。 两个部级服务系统是面向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开发的。其中农业部以上述本底数据库为基础,针对华北地区有关缺少耕地的农情进行分析,直接支持了农业部的决策工作。国家林业局的系统在本底数据库基础上,直接支持了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
该服务体系自建立起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用户数现已达到 200余个,用户涉及包括国家计委、农业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国家航天局以及总参等多个政府部门。推广应用的省份包括江西、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山东,内蒙、新疆等。特别是水利部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在九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国1:10万比例尺的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工作,成果得到了水利部领导的一致好评。国家环保总局拟在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此外,数据库直接支持了对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的监测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已要求全面移植本底数据库的主要数据类型,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参考数据。
建立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
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灾害宏观动态监测系统、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洪涝灾害测评估系统。
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的宏观动态监测与评估系统,已具备针对中国范围内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宏观动态监测和成灾区的区域覆盖评估的能力;系统通过网络通信同其它子系统实现产品传送和数据共享,并以VSAT和INTERNET网络通信方式向应用部门提供防灾减灾信息服务。
机载SAR数据实时传输系统,实现了3米SAR图像的实时网络远程传输、地面接收和处理;它可以针对3米SAR图像进行7种功能的实时处理。迄今为止,该业务运行系统已经在对中国发生的洪涝、干旱、林火和雪灾等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并准确地向国务院办公厅及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了有关灾害发生情况的大量数据。对突发性水灾,实现 2天之内提供受淹范围及各类受淹土地面积等信息,一周之内提供包括受灾人口,受淹房屋等信息的详细评估报告。全国旱情监测实现每 10天上报一次旱情数据。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期间,中国主要遥感单位利用6颗卫星和3套航空遥感系统,对灾区进行5-7次覆盖,取得100多幅灾情图像,为灾情监测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数据。该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广西善图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