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遥感

分享到    浏览:500

农业资源遥感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

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集,如农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

农业自然资源

影响农业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有光(太阳辐射)、温(热量资源)、水(降水)等方面

1.太阳辐射

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系统中一切过程(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的能量基础。地球自转、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光照和热量是土地资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两大气候要素。光照对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

2.热量资源

根据所受的热量资源,我国可以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等气候区。气候带主要有寒带,温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

衡量热量的指标有以下三点。

1)温度,>0温度一般代表了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如冬小麦。

2)积温,农业常用10积温。一般代表了喜温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如玉米、棉花。

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3.降水

水分是土地利用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外、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洞区、半湿洞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降水量有空间和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400mn等降水线以北、以西为我国主要牧区;以南、以东为我主要农区;800mm等降水线以北为旱作(雨养)农业,以南为水田农业。

时间变化:一年内4-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北方一般、春无降水;南方年降水变化率较小(10%~15%),北方20%~30%,由于降水时间变化,往往形成水旱等灾害,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为0.3亿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在其他类型中,旱灾占62%灾占24%

4.水文资源

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我国河川径流总量2.7X10°亿m3冰川总储量3.0X10"亿m3;天然湖泊8km2;召泽11km2

水质从东南到西北,水矿化度逐渐增大。冰川融雪水矿化度低,是西北各类重要用水水源。地表水影响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弹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也下水: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要考虑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层性质供水、排水、水质和影响区域土地质量的相关因素。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利用地下水灌溉掌握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及与地表水的关系;对东部区城要摸清地下水的水盐动态规律,发挥灌溉洗盐的效益。

5.土地资源

1)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

a.土壤剖面:A层、B层、C层。

b.土壤层度与有效土层厚度(多指耕作层);对大多数作物,最佳土层>100cm,临界土层>50cm,农作物最佳的耕作层厚度>20-25cm

c.土壤质地: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黏土农业上以壤土较好

d.土壤有机质:肥力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e.可溶性盐类:Na+Mg2+Ca2+CO32HCO3SO42CI

f.土壤pHpH=7.0,作物生长良好;pH=5.0~7.0,多发生于南方沛溶较强的地方;pH=7.0~8.0,多数作物不受影响;pH=8.0~9.0,有些蔬菜和经济作物受一定影响;pH>9.0,一般作物难以生长。

土壤石灰质:15%以上成为障碍层次。

2)土壤的综合性状

a.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的含量和组合。

b.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水分的含量、土壤水分的排泄与补给等。

3)我国土壤的分布

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因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该人为活动因索的影响一定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地带性士类大致沿结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结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我国从南到北,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一红壤和黄壤一黄格壤——棕壤一暗棕壤一漂灰土。

经度地带性: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按经度(东西)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暗棕壤——黑土——白浆土——黑钙土——栗钙士——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垂直地带性:垂直方向上,土壤类型随海拔上升(降低)而变化的规律。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形成了山地不同高度的土地资源和立体农业的优势。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分布规律:主要指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性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的影响,如花岗岩区土壤同心圆分布;河谷及其阶地的土壤对称分布;扇形地的土壤呈扇形分布。这种区域性的土壤分布模式反映了当地土地类型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特点,即所谓的土地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

6.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中跟农业遥感最为密切的是地表植被,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被系统的生产力和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

1)植被类型

赤道雨林、热带雨林、季风林、温带雨林、针叶林、硬叶林、草地生物群落、荒漠生物群落、苔原生物群落。

2)植被系统的生产力

全球各种生态系统每年光合作用生产出的有机物总量约8.3× 1010t;其中着林约2.83× 1010t

3)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环境;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