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貌面海拔? 高分三号 环境解译 点云建模

分享到    浏览:737

什么是地貌面海拔?

 

各种地貌形态都可以分为不同坡度、坡向的几何面和特征线、特征点,这些几何面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几何面,最终分解为一群不同高度的点。因此,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所表现的海拔,乃是地貌形态最基本的要素。海拔不仅反映了地貌形成的总能量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外营力强度的总体对比。因而,地貌面海拔是地貌分类的重要指标。从地貌营力条件看,海拔越高,表示地貌所受的内营力作用越大,外营力越趋向于机械的物理作用,如冻融、冰川与冰缘等。例如,《地貌图制图规范》所采用的海拔分级指标为:低海拔(<1000m)、中海拔(100<H<3500m)、高海拔(3500<H<5000m)和极高海拔(H>5000m)等四级。在这里,极高山(5000m)的界线大致与现代冰川与雪线相符合;高山与中山的界线(3500m)主要考虑剥蚀作用性质上差别,此线以上为寒冻机械风化作用为主。此外在我国西北,此线亦为森林的上限;低山与中山的界线(1000m)主要考虑我国东部的山地的大部分在1000m上下。

沈玉昌针对山地地貌类型的分类,采用500m、1000m、3000m和5000m的海拔分级指标,将山地划分为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五类,对指标确定的依据还做了较详细的说明。陈志明在开展中国1:400万地貌图研究中,采用的海拔指标为:丘陵,海拔< 500m;低山,海拔500~800m;低中山,海拔800~2000m;高中山,海拔2000~3000m;高山,海拔3000~5500m;极高山,海拔>5500m。李炳元在对中国主要地貌类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海拔分级指标:低海拔(<1000m)、中海拔(1000~2000m)、亚高海拔(2000~4000m)、高海拔(4000~6000m)和极高海拔(>6000m)。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特征复杂,因此,很难用统的海拔指标实现对全国地形特征的有效分级。所以,在开展区域地貌研究中,可以根据区域特点,对地貌面海拔的分级标准做适当调整。例如,江新荣在研究贵州地貌空间组合特征时,采用了900m、1400m和1900m三个重要的地貌面海拔,由此将区域地貌分为低山、低中山、中山和高山,其中每一级地貌面的海拔高度也都具有一定的地理意义。例如,海拔900m既是低山和中低山的分界线,也是贵州红壤发育的最高上限、山地季雨林分布的最高上限;1400m是中低山和中山的分界线,也是贵州黄壤和黄棕壤的分界线,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东部的上限。裘善文在研究东北地区低山和中山分界线时,依据东北地区山地的海拔高程分布,将800m定为中山和低山的分界线,该界线上下的地貌特征和自然景观特征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