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貌等级的分类系统是什么?spot6数据 水污染提取 高光谱数据

分享到    浏览:640

地貌等级的分类系统是什么?

从地貌形态的空间尺度差异看,大地貌宏观形态差异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而较小的地貌形态变化多由外营力作用差异的分异所形成。地貌类型的划分只有从宏观至微观、综合至单、主要至次要的逐级分类才能全反映众多地貌类型。一般地讲,较高级的地貌分类通常以宏观、内营力为主(综合),而较低级的地貌分类通常多以规模较小、较单一营力为主。各级分类的标准可以有所差别,高级分类的标准应以多因素综合为主,较低级类预划分中有时可采用单一因素指标。 例如,在陆地地貌系统中,内力为主形成的山地、平原等基本地貌类型在地貌分类中属较高级层次,某种具体外营力或内营力在山地、平原上塑造的各种地貌成因类型属较低级层次。

综合考虑我国地貌的特点和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等,本书提出包括地貌纲、地貌类和地貌型三个等级体系的中国地貌数值分类系统。地貌纲划分的依据为星体地貌特征及其主要作用营力的差异。根据我国海陆分布的特点,地貌纲由陆地地貌、海岸海洋地貌和大洋地貌等三大类组成。其中的海岸海洋地貌是一种介于陆地地貌和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性地貌,它的形态特征、营力特性等,常具有过渡性,其地貌营力由海陆相互作用共同控制。另外,我国浅海范围广阔,将海岸地貌列为单独的一大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貌类的划分主要依据是星体地貌的形态与成因主体特征。例如,依据地表起伏度和海拔指标的组合,可以将陆地地貌分为不同的基本地貌形态类型,如低海拔平原、高海拔山地等:依据地貌成因类型和作用性质,可以将基本地貌形态类型进一步划分为基本地貌成因类型。基本形态类型和基本成因类型的组合,则构成了整个陆地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基本地貌类型。 基本地貌类型之间既存在上下级的街接关系,也存在类型间的组合关系,从而充分体现形态与成因的体化相合关系。

在基本地貌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地貌实体的次一级的形态特征、 物质构成等相关特征指标,将地貌实体进一步分为地貌型。例如,平原根据其坡度的变化特征,分为平坦平原(坡度小干2°)、倾斜平原(坡度大于2°,变化方向一致)和起伏平原(坡度大2°,地表起伏变化无主要方向);根据台地的相对高度,将台地分为低台地和高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