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喀斯特地貌?spot6数据 基础地质解译 水污染提取

分享到    浏览:661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塌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的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可溶性岩石包括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三类。它以岩石突露、奇峰林立为特征,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

喀斯特地貌类型变化多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按出露条件,可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分带特征,可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可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特性,可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可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可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可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另外,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黏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里,总面积达5.1×107km2,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喀斯特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例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有利于生产的因素。例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储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