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带与岛弧二级地貌的划分方法 QuickBird数据 卫星数据处理 三维制图

分享到    浏览:784

海岸带与岛弧二级地貌的划分方法

根据我国的海岸带特点,可以将海岸带地貌分为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两部分。潮间带一般由潮滩和水下浅滩组成。其中的水下浅滩是沿岸陆地和潮间浅滩的水下延伸部分,宽窄不一,系指低潮线以下至水深5m之内的浅水滩地,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宽窄不一。水下浅滩向外即为水下岸坡。

水下岸坡一般包括堆积水下岸坡、侵蚀堆积水下岸坡、侵蚀水下岸坡等。

(1)全新世河口三角洲。是河口三角洲的水下延伸部分,在我国长江、珠江和黄河的入海口均发育有河口三角洲和河口水下三角洲。

(2)河口湾堆积平原。指河口湾为向海呈漏斗状张开、与开阔外海有自由联系的半封闭近岸水体,分溺谷型、峡谷型、构造(断陷)型和沙坝堆积型河口湾,湾内潮汐作用强烈、入湾河流夹沙量少,不发育河口三角洲。湾内以细粒泥质沉积为主,具潮汐及河流水体共同作用的特征,发育泥质浅滩、潮流冲刷槽,有时则形成与潮流纵向分又相关的沿水流方向延展的沙脊(),沿岸发育泥质潮滩。

(3)堆积型水下岸坡。通常分布于大河河口附近,与大河大量入海悬移泥沙随沿岸流扩散、堆积相关,岸坡坡度较小(0°03′~0°04),宽1040km,沉积物较细,多为泥质粉砂和黏土,附近潮间带则多为粉砂淤泥滩。

(4)侵蚀堆积型水下岸坡。属水下堆积岸坡与侵蚀岸坡之间的过渡型岸坡。沉积物除部分源于大河补给外,主要来自近岸中、小河流和沿岸侵蚀物质。岸坡堆积作用和侵蚀作用之强弱,与沉积物供给状况和波浪作用强度相关。一般在沿岸流途经范围堆积作用发育,其余则大多以侵蚀作用为主,坡面底质相应出现细(泥质粉砂)和粗(砂、泥质砂)的变化;分布于浪强、入海陆源碎屑少的构造海岸、山地海岸、熔岩台地、红层海岸、黄土海岸、废弃河口三角洲等岸下,坡脚与波浪作用下限相符。

(5) 侵蚀型水下岸坡。岸坡陡(3°)、窄,上部较陡,为薄层砂砾覆盖,常有岩礁、基岩裸露,下部坡缓,有较厚砂质沉积。构造海岸一带的侵蚀岸坡, 潮、波和海流侧岸侵蚀强烈,沿岸出现坎坷不平的基岩立壁,崖下为岩壁崩落的巨砾堆积。

岛弧的二级地貌包括岛架和岛坡。类似于大陆架与大陆坡,两者的划分方法为坡度和水深,岛架坡度的转折点处应该是两者的分界线。岛架沿串珠状岛屿周缘狭窄的断续分布,是岛屿的水下延伸。宽数公里至50km(断层海岸一带 则常缺失岛架)。岛架的坡度较陆架大(1°~2°),外缘水深<200m,局部为2050m。岛架上一般冲刷作用强烈,底质较陆架粗,以岛源物质砂、砾为主。岛坡呈窄带状分布于岛弧岛架外侧,斜坡直抵边缘海盆半深海一深海平原或海沟。 宽20100km,受板块俯冲、挤压和火山活动影响,岛坡远较大陆坡陡峻,其中洋侧(3°~10°)又较陆侧(1°~2°) 陡,坡面起伏大,地形复杂。岛坡上发育深水阶地、海槽、海山海丘群和海底峡谷等构造地貌、火山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