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国典型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这与我们已经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凡遇大灾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损害,防灾减灾能力强;我国往往小灾会酿制大害,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多。仅以2014年8月3日发生在我国云南鲁甸的地震为例,地震震级不过为里氏6.5级,却造成了617人遇难、112人失踪和近2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恰恰说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实质性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区别于因大气圈活动引起的气象灾害、水圈活动引起的海洋灾害、生物圈活动引起的生物灾害以及天文灾害(空间灾害)等,地震和地质灾害主要是指由地球表层岩石圈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可统称为地灾或地质灾害。地震是由地壳下部的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是由地壳表层的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种类很多,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煤层自燃、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从发生的频率和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来看,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典型地质灾害在我国灾情统计数据中占有有突出的位置。全球地震灾害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 一个是环太平平洋地带; 另一个是从西太平洋开始,向西经过印度尼西亚、中国、中东直到地中海的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 尽管中国不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但是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受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我国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损失十分严重,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和较软弱或风化严重的岩石地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和东部山区、低山丘陵和平原的过渡带,地震和暴雨往往会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总体来看, 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地质灾害的危害与其也有较大的相关关系,分布特点是西部地区乡于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其中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分布最集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危及人身安全,阻断交通运输通道,破坏水利设施,危害山区城镇,破坏采矿区域和施工工程,破坏耕地和植被覆盖。我国“十一五”期间区域自然灾害损失占全国的比例数据,在8项统计指标中,西南地区在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农作物绝收面积、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直接经济损失6项指标位于榜首,紧急转移人口指标位于次席,农作物受灾面积排名第五,这与该地区地震、地质灾害发生频繁有直接关系,其他6个地区各项指标的损失比例中,地质灾害也有相应的贡献率。2008 年以来的6场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中,除了2008年发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属于气象灾害外,其余5场,即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 年青海玉树地震、2011 年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2012年四川芦山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均为地震地质灾害。
典型地质灾害的突出特点是突发性、随机性、难以预见性,以及共生性和伴生性,尽管自然灾害本身有其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地震是最具威胁力的灾害,具有重复性特点,从发育角度看主要重复发生于地震带上,一次地震后又往往伴随有大量余震,以汶川地震为例,震后20天内发生6.0级以上余震4次,5.0~5.9级31次,4.0~4.9级222次,大大加重了灾害损失。汶川地震也引发了大范围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发生,形成地震灾害链,进一步扩大了灾情。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是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具有群发性、周期性特点,泥石流灾害与崩塌、滑坡、洪水在一个地区往往同时发生,具有共同的最主要的发生条件;滑坡为块体运动,泥石流为固液混合流,尽管两者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有时滑坡、泥石流相伴而生,滑坡可迅速转化为泥石流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