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的碳酸盐岩类

分享到    浏览:20

层状的碳酸盐岩类

此类岩石与碎屑岩同为层状岩石,因而影象上岩石分布的范围轮廓亦为条带状。与碎屑岩不同的是碳酸盐岩层内无碎屑岩之夹层时,影象上不显层结构。此外,更明显的差异为此类岩石不论南方或北方,影象上均具有岩溶影象地貌的特征,只是发育程度不同而已。影象地貌特征为山体呈孤丘状、山脊线不明显、山顶较圆;水系型式缺乏规律性、以原生水系型式为主(浅洞、凹坑及不规则的盆地)。岩溶作用强烈的程度除受气候带的控制以外,在一个地区内尚受岩石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的控制。岩石中碳酸钙的成分越纯岩溶作用越强。当含硅质、泥质、镁质等杂质较高时则岩溶作用减弱;含内碎屑粗结构的灰岩岩溶作用相对较强。不同层位的碳酸盐岩层在成分与结构上必然有所区别,而造成岩溶作用强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影象上有明显的反映。影象反映岩溶作用强弱的主要标志为孤峰发育的程度。岩溶作用越强各山体分割得越彻底、距离越远,同时山顶的浑圆度也越高,结果形成盆地与宽谷的面积大于馒头状或细而笔直的孤立山体。有的还可在盆地中见有溶坑、落水洞等影象地貌。不难看出,根据影象上山体分离程度能定性地判断出溶作用的强弱,并可据此分层。如广西融县地区的影象上可将D3(灰岩)C11y(灰岩和硅质团块灰岩、白云岩)C21y(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 C31(灰岩、白云质灰岩)的灰岩区分开来。既使在岩层近于水平的情况下,也可根据孤峰底座直径大小区分不同岩性的碳酸盐岩。如桂林一阳朔间的东岗岭组灰岩(D2d)与融县组灰岩 (D3),在影象上,前者山体面积较大,构成了峰丛的基座,后者呈细而直立的孤峰状,构成峰丛的上部。二者的界线,在航片上甚为清楚。并且已被岩石和生物地层工作所证实。变质的大理岩影象特征及岩性划分的方法均与未变质灰岩相同。

利用航片填图在沉积岩区可收到经济快迅的效果。如广东英德地区,利用1:4万航片可清晰地划分砂岩、灰岩、泥岩与粉砂岩。区内出露的泥盆系、石碳系及三迭系地层可划分到组或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