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阶段的发展历程 高分二号 地灾解译 ARCGIS制图

分享到    浏览:445

卫星遥感阶段的发展历程

1972年,Landsn-1发射成功。它是第一颗用来观测地面的地球轨道卫星,成为遥感历史上一个新里程碑。Landa-1实现了第一次系统地、重复地观测地面区域。每幅Landsar-1影像就是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所获得的大面积地面信息,可供多方面的实际应用。Landsa-1 有三点非常突出的贡献:第一,为研究提供了多光谱数据;第二,推动了遥感影像数字分析快速发展,在Landsat-1发射之前,影像分析通常由目视解译来完成;第三,Landsat-1 成为后续其他陆地观测卫星发展的基础和标准。

20世纪80年代,传感器技术不断发展,各种陆地卫星相继发射。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 的科研人员在NASA的资助下,开发了前所未有的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在此之前,多光谱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来自于较宽的光谱区域,但这种新的仪器能采集200或更多的非常精确的光谱区域。这些仪器开创了高光谱遥感的研究,将遥感的分析能力提高到了-个新的高度,并且为更好地开发未来遥感系统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以来,法国相继发射了SPOT系列卫星。SPOT-1 SPOT-2 SPOT-3上均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HRV)相机,可获取10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遥感图像以及20m分辨率的三波段遥感图像。SPOT-4增加了新的中红外波段,还装载了一个植被仪,增强了对植物的识别能力。Landsat SPOT卫星项目为全球中等分辨率地球观测数据收集作出了贡献。

到了20世纪90年代,卫星系统已经成为采集整个地球表面信息的主要手段。尽管Landsat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但1990年以来,气象卫星的大范围成像成为全球遥感的基础。到199912月,NASA发射了Terra-1 卫星,它成为第一颗专门设计用来获取覆盖全球信息的卫星系统,用来监测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以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这些数据开启了大尺度遥感地球的时代,从而成为又一座里程碑。

与此同时,欧洲空间局、日本相继发射了ERSJERS系列卫星,印度、俄罗斯也相继发射了IRSRESURS系列卫星。1995年加拿大发射了RA-DARSAT-1雷达卫星,标志着卫星微波遥感技术的重大进展,为国际遥感数据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的地面分辨率、成像行宽和波東入射角都有较宽的选择范围,除用于监测陆地及海洋外,RADARSAT-1为南极大陆提供了第一个完全的高分辨率卫星覆盖,在监测全球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在1998年的长江抗洪抢险中,采用该颗卫星提供的图像进行了水情分析。199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与地质调查局合作发射了Landsat-7号,其携带的传感器为增强型专题制图仪(ETM+), 增加了一个15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并且热红外通道的空间分辨率也提高了一倍,达到60m。其目标是对全球变化保持长期连续的监测,建立和定期更新绝大部分无云的、太阳照射的陆地图像的全球档案,其尺度能清晰地观测人类活动的迹象。

21世纪是遥感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高空间分辨率的卫星数据相继出现。2000年,美国光谱成像公司(Spectral Imaging Inc.)成功发射了高分辨率商用小卫星IKONOS,星上装有柯达公司制造的数字相机,可采集1m分辨率的黑白影像和4m分辨率的多光谱(红、绿、蓝、近红外)影像。2001 10月由美国DigitalGlobe公司发射的QuickBird卫星,提供数据的分辨率可达0.61m。这些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对于军事和民用方面均有重要用途。另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研制和发射系列卫星。1999 10月,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即资源-(ZY-1, 国际上称为CBERS)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第一 颗高速传输式对地资源遥感卫星,经过在轨测试阶段后已转入应用运行阶段。其地面空间分辨率分别有19. 5m78m156m 256m,在北京、广州和乌鲁木齐3个地面接收站都可以接收该卫星的数据,推动了我国遥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到2005年,世界各国已发射和将要发射的资源类卫星共计约35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