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析形态地貌类型时,根据条件对一些指标和条件作出哪些调整?

分享到    浏览:494

 

在解析形态地貌类型时,需要根据条件,对此指标和条件作一定的调整:

(1)海拔分级的调整办法。因地城江间,山地和平原类型复杂多样,在海拔等级的划分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编制15幅地貌图时曾争论了相当长的时间,最后各位专家达成基本一致意见,以三级台阶来划分海拔等级,即1000m3500m5000m。但实际应用中,因山地的类型复杂多变,各地都在这三条等高线上下可做适当调整,具体的调整方式是:东部拾高,西部降低。我国东部山地较少,但起伏相对较大,因此在长白山区、山东低山丘陵区、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低山与中山分界线为800m;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 低山与中山分界线为900m;往西的山地低山与中山的界线基本都为1000m,这样处理能较好地反映东部山地的特征。我国西部山地较大,特别是青藏高原区的各主要山地大部分都位于5000m以上,为能反映西部山地的总体规律,在保证主要山地的海拔不变外,一些小的分支山地需要将海拔高度降低,这样才能拉开山地等级关系。大量资料表明,海拔5500m以上的山地基本都为极高山无异议,这与现代冰川及现代雪线的位置基本相符,而位于5000m5500m之间的山地为极高山和高山过渡区,需要人为确定,甚至有的地方4900m的山地也需要抬高为极高山,也是合理的。

因此,按照上述原则,在地貌制图规范及流程中,为了能充分反映各地区山地特征,在基本保证1000m3500m5000m 三条等高线的框架下,可有500m的上下浮动。因此不能按照一刀切的方法,来严格定义1000m以下就为低山,5000m 以上都为极高山,等等。如按一刀切的办法,东部就几乎没有中山,青藏高原的山地几乎都为极高山,这不合乎常理,也是地貌复杂、无法用某种确定算法来自动计算的原因,只能根据专家知识来判断。

(2)关于地貌实体起伏度的调整办法。地貌实体图斑的起伏度为该图斑中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对于起伏度的概念,目前争议很大,我们采用的仅为地势切割深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起伏度。

七种形态的划分数最关系和海拔样也是相对值, 不能完合说起伏度为2500m就肯定为极大起伏山地,也需要做些小的微调。但与海拔不同的是,目前,对于起伏度的微调数量没有具体定义,要视具体山地来定。好处是, 只要能确定图斑,就可以在GIS中算出图斑的起伏度。

(3)地貌实体的基本形态属性值的调整。按照影像与地形图等资料在确定了图斑后,在给每个图斑赋具体的海拔与起伏度时,需要判断它与周围图斑的相对高差关系,包括海拔和起伏度。首先确定主要山体图斑的属性值,按照实际来赋,然后按照相对关系与垂直带原理对周围图斑赋值,故有些图斑的海拔或者起伏度需要做些小的调整,这都是合理的,不然分开的图斑会因属性一致又要合并在 起。

这样处理的情况有:①图斑之间明显有高差关系,但海拔和起伏度又一样时;②面积特大的图斑,但边缘可划分图斑时;③明显需要反映垂直带原理,相邻图斑之间缺少垂直带中的某一-海拔高度时等。再丘陵、台地的高、低类型等都是需要根据图斑的所处位置及相对关系来判断,几乎没有明显的数量对应关系。

(4)山地划分中的垂直带原理。按照垂直带原理,从山顶到山脚依次可能出现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等类型,因此,如果在一个极高山的图斑中间勾画出一个高山、 中山、低山、丘陵都是不对的,以此类推。但在山地类型图斑内部存在台地和平原类型又是对的。

另一种情况,如果一个河谷从丘陵一直延伸到高山区, 在与河谷接壤的区域的高山区,勾画出一个中山、 低山、丘陵是合理的,因为河谷的海拔较低,在它的两旁出现比实际山体海拔较低的地貌类型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

(5) DEM与等高线量算的起伏度值之间的关系。因DEM在高程内差时对一些山峰可能做了平差,使得DEM的最高值没有达到实际值,故严格地说,利用DEM计算的起伏度值没有利用等高线值的准确。

利用DEM计算的起伏度值与等高线量算的起伏度值进行比较,在相同的图斑中,两者值基本相同,除了个别特陡的山地外,因此在利用影像和其他资料确定了图斑后,多数图斑起伏度可直接利用DEM采用4km2的采样方法来确定,并辅助于阴影图来帮助判断山体的走向及坡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