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包括哪些内容?高分六号 水污染解译 地质制图

分享到    浏览:1019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环境卫星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动态变化(主要包括: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城镇、居民点、工矿企业、道路和农田分布及面积;人类干扰指数、土地利用程度;归一化植被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生态弹性度指数)进行监测与评价。

2)重要生态功能区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环境卫星数据、生态系统分类产品数据、土地利用产品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监测生态系统结构及面积变化、生态类型转移分析、人类干扰和生态破坏程度、景观格局指数、主要生态功能变化等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并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进行评价,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管理提供监测与评价应用数据产品和技术支持。

3)全国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环境卫星等遥感数据,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相关因子进行遥感监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必要的地面监测数据,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环保部进行宏观生态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生态系统宏观结构监测、生态系统自然条件监测、生态系统生产力监测和生态系统人类胁迫信息监测。据此,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 的计算,完成对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4)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与评价。利用环境卫星及部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对重点城市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进行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和评价,制作应用数据产品。内容包括:城市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城市绿地遥感监测、城市湿地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遥感监测、城市棵露土石方遥感监测等,为环保部城市生态管理和决策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5)重大工程遥感监测。利用环境卫星数据,结合其他遥感数据源和地面调查数据,对正在施工建设和已经建成的大型工程对生型工程开工状态,建设过程,面积、数量、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的影和进行监测与评价。主要监测大态占用、工程生态影响(植被覆盖、水环境污染、是否属于未批先建,已建工程生粉尘污染、水土流失、景观格局变化等)等。

6)土地退化遥感监测。利用环境卫星遥感数据,辅以地面调查数据及基础地理数据等,对全国和重点区域土壤侵蚀面积、沙化土地面积、盐破化土地面积、土壤侵蚀强度、沙漠化强度、综合土地退化强度等土壤退化状况进行遥感监测,对土壤退化程度进行分析,为国家土壤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应用数据产品和技术支持。

7)自然灾害与次生地质灾害应急遥感监测。利用环境卫星数据,对突发性区域生态环境灾害及其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生态敏感目标的破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遥感应急监测和评价,为灾区生态环境规划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包括雪灾冻害、地震、干旱等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8)固废遥感监测。利用环境卫星数据及其他多源遥感数据、基础空间数据等辅助数据,通过固废信息提取,对固废堆放场空间分布和面积、空间位置、动态变化、生态恢复状况及周边环境变化进行遥感监测,为国家固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9)全球变化遥感监测。利用环境卫星数据,结合其他遥感数据源和社会统计数据,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区域的冰雪覆盖面积、雪线、海岸线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反映进行遥感监测。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排放进行遥感估算,定位碳源汇的空间分布,结合社会经济碳排放数据,对中国的碳排放进行估算。

10)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利用环境卫星CCD数据、高光谱数据、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不同植被群落实测光谱数据、地面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如地貌图、植被图、生态系统分类图等,监测植被指数NDVISimpson 多样性指数、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丰富度和景观多样性及外来入侵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