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类型界线解析的精度要求有哪些?

分享到    浏览:1264

地貌类型界线解析的精度要求有哪些?


为了有效控制地貌类型解析的质量,地貌类型解析的精度要求规定如下:

(1)根据遥感图像和数字地形模型确定地貌基本形态成因类型图斑,应特别注意形态类型的完整性。山麓线、坡折线、流水线、谷底线等主要的地形线是确定地貌界线的重要标志。注意保持各类地貌轮廓图形的特点和真实性。

(2) 平原地区类型线的确定主要根据平原与台地、丘陵、山地等正地貌之间的转折线。在勾画地貌界线中,在保留反映地形特征线必要的特征拐点的同时,要求勾画的地貌界线应平缓圆滑过渡;界线的定位精度不低于100m(相当于TM影像的3个像元)

(3)带状的地貌类型(如河谷平原、古河床高地、古河床洼地等)应保证最小宽度大于500m,如地貌界线和双线河或湖泊外边界线相重叠时,地貌界线应向外扩张一部分,以保证地貌界线不被底图界线所覆盖。

(4)面状的地貌类型应充分反映地貌实体的完整性,面积小于1. 5km2的图斑一般不予表现。

对于地貌类型解析的图斑,作以下的规定:

(1)图斑密度均匀一致性。要求图幅上地貌界线密度与区域地貌特征的复杂性相一致。在综合平衡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避免部分区域界线过密,而另-部分区域界线过疏。

(2)面积总体平衡。在地貌遥感影像解析时,应以1 : 100万比例尺地图的表达要求作为主要依据。对于呈零星分布的大量小图斑,应综合取舍。图斑综合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舍去的图斑与保留的部分应达到面积总量平衡。对一些重要的小图斑,需要扩大表示。

(3)混合图斑的处理。对于复合型地貌图斑,一般将占 主导位置的地貌类型定为盖复合图斑的属性,将其他类型归人主体类型。主体类型应以相应的类型勾绘边界,并赋属性编码。

(4)综合利用各种资料,辅助遥感影像上地貌实体的解析,如古河道高地、古河道洼地、河流阶地、黄土沟等,应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