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缘地貌类型是如何判读的?

分享到    浏览:1373

冰缘地貌类型是如何判读的?

冰缘地貌(包括冻土地貌和冰川下缘地貌两类)类型是种与气候密切相关的地貌类型。在没有冰盖的极地和亚极地,以及雪线以下、树线以上的高山带,一年之中近地面气温经常变动在0℃上下,降水主要为固体形式,但由于降雪量较少(在极区和亚极区,通常小于400mm),故不足以积雪成冰,而是融化以后,渗入土中,又由于气候严寒,土层就长期冻结,仅其表层发生日周期和年的周期解冻。因此,频繁的冻融活动是冰缘地貌带的特色。

对冰缘概念的理解可归纳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从冰缘空间上看,狭义的理解是只指冰川周围不同宽度的地带,这里的区域特点与冰川的影响密切有关。例如,J.布德尔认为,冰缘地区直接位于冰川附近,这里过去曾是冰碛地区,它的界限就是冰川所影响到的气候界限。对冰缘的广义理解认为,冰缘地区内冻土作用具有最广泛、最深刻的影响。冻土现象固然有的与冰川的冷却作用有关,但它在与冰川无关的极地地区、冻土地区有更广泛的发育,其分布与寒冷气候区的地带性自然地理特点有关。因此,冰缘地区非但指冰川的边缘,更泛指广大冻土地区。如K. K.马尔科夫曾明确指出,季节性冻土的分布决定着冰缘区的外缘。

现代冰缘气候带的分布大致与现代永冻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在我国,西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即处于垂直地带方面的现代冰缘气候地貌带内。在第四纪冰期内,我国东北的北部地区则曾经位于水平地带方面的古冰缘气候地貌带内。

中国多年冻土区的总面积约为中国陆地面积的22.4%,达215×104km2,主要分为两大类型:①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在东北地区,这里是欧亚大陆高纬度多年冻土带的东南缘;②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在中国西部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以及中国东部的若干高山。

冰缘地貌带的主导外营力是冻融过程,其次是雪融作用、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得地面被夷平,高度降低,故与流水地貌、冰川地貌有截然不同的外形特征,-般冰缘地貌类型比较圆滑,没有太多的校角。冰缘气候为一特殊的气候 类型,有其独特的地貌塑造作用,产生一系列的特殊地 貌组合。它在总的平缓起伏的地影上,叠以阶梯状的冻融台地或寒冻夷平面。在冻融台地或寒冻夷平面中进一步发育一 些冰缘地貌的微地貌类型。如雪融凹地、雪崩崖或雪崩岩屑舌等。只要掌握了以上冰缘包貌(冻融)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中国地貌分类系统方案》中的多数二、三级冰缘地貌类型是有可能从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中判读出来的。

对于冰缘地貌类型的判读,最难的是确定冰缘地貌的分布范围,即如何确定冰川下限和流水上限,就可以基本圈定冰缘作用区。在冰缘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可利用冰缘地貌分布的数学模型和气温数据、DEM数据等,来模拟冰缘地貌的分布范围,在遥感影像人工判读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从而获得冰缘地貌的界线。在此基础上,再利用DEM数据再进一步获得冰缘地貌的起伏度、海拔和坡度等特征,经过修正后,完成试验区的冰缘地貌半自动解译。